考研除了理论学习,也一定要重视作品的阅读。只有积累一定量的感性的阅读,才能对作家作品有更深刻的认识。以后大师兄会经常在公众号分享作品的赏析文章,希望对2022年考研的师弟师妹们有帮助,作品原文大家可以自己找来读。
主题思想
全剧三幕戏,分别写了三个时代。第一幕以1898年戊戌政变失败为背景;第二幕以袁世凯死后的军阀混战为背景;第三幕则以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加紧黑暗统治为背景;通过裕泰茶馆这个“窗口”。截取一系列生活横断面,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从侧面反映了近50年社会历史的风云变幻,展现出一幅幅社会历史风俗画,深刻揭露了三个时代的黑暗腐朽,从而达到了作者“葬送三个时代”的艺术目的。《茶馆》全剧没有统一连贯的故事情节,而是采取了独特的人像展览式的戏剧结构,将众多的人物速写组成几十幅时代剪影,形成一个戏剧片断,经过作者的巧妙编织既展现了多种多样的戏剧冲突,又塑造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还广泛地反映了时代环境和社会心理。
怎样塑造人物形象
在《茶馆》众多人物中,裕泰茶馆的掌柜王利发是贯穿全剧的中心人物。第一幕时,他才20岁,他的处世哲学是:“我按着我父亲遗留下的老办法,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就不会出大岔子!”因此,他从不敢得罪有钱有势的人,但总免不了被敲诈勒索;为了能让茶馆经营下去,他也顺应时世的变迁,不断改变茶馆的经营方式,目的是求得一家人的生存。这样一个精明、干练、善于经商的小商人,最后也逃脱不了破产的命运。到国民党统治时期,苦心经营几十年的茶馆终于被霸占,自己则在绝望悲愤中上吊自杀。剧中另外两个贯穿全剧的人物秦仲义和常四爷的结局也是悲惨的。秦仲义是维新变法后出现的民族资本家,他企图走“实业救国”道路,但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民党的统治,他惨淡经营了几十年的工厂却被当作“逆产”没收。
常四爷性格耿直,有爱国心和正义感,只因说了一句“大清国要完”,就坐牢一年多。到第三幕时,七十多岁的他以卖菜卖花生米为生。“我爱咱们的国家,可是谁爱我呢?”这是他对自己的一生发出的凄凉的呼号。剧本通过这三个人物的悲剧结局,形象地说明了旧社会的黑暗冷酷和必然灭亡。
艺术特色
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含蓄风趣生动,极富个性色彩;同时有浓厚的北京地方特色。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早年著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50年代后又创作了话剧《茶馆》、《龙须沟》和长篇小说《正红旗下》等。
学完,记得签到哦!
【组队对抗惰性,一起坚持学习】
目前+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2022年汉语言文学考研必备资料《通关秘籍》已上线,快抢!
点击下方标题,可查看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文学考研商城】订阅你需要的在线阅读版资料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