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文本是一种想象艺术,它所描绘的场景、人物形象等必须通过读者自身的联想和想象才能在脑海中构建出来;而电影文本则是通过视觉、听觉,运用蒙太奇手法等直接表现出来,是一种视听艺术。电影不应当是任何作品的图解,它既不应当是一系列画幅来阐明的话语,也不是一系列话语说明的画幅,它是为了成为灵魂和肉体的完整再现而诞生的。我们可以据此比较电影《雷雨》和剧本的不同,了解《雷雨》电影改编的得与失。
话剧《雷雨》是中国话剧进入成熟期的代表作。自曹禺先生写成《雷雨》以来,不少导演都将它搬上了舞台或银幕。究其原因,大概不得不归于剧本内部紧张的矛盾、鲜明的人物性格、生动的语言以及它本身反映出来的更为深刻的思想主题。在 1984 年版的电影《雷雨》中,我们可以看见孙道临导演对原著的遵守,又可以看见导演自己的创新。
在影片的开始,将话剧剧本中的序幕,即医院的场景省略了,直接从四凤与鲁贵的对话开始全片。这样的安排就将故事的发生真正安排在一天之内,严格地遵守了三一律原则,使矛盾表现得更加集中;同时省略医院的场景,留给观众一个关于周朴园、侍萍与繁漪不可知的结局。但其实观众在心里已经知道结局,就像那三个年轻人的死亡一样,这三个人的结局也必将是痛苦的。
在影片的一开始,导演就通过外部环境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将全片的色调定了下来——阴沉黑暗,同时借用浓郁的黑色暗喻了一种人性的压抑,这是话剧文本本身无法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墨黑色阴郁的天空,天边不停歇的闪电,都预示着一场大的雷雨即将来临;周宅因为常年累月关上窗子而形成的一种不正常的黑色,奠定了全片悲哀郁闷的氛围。
天气的沉闷与周宅内的压抑不仅预示着自然界的雷雨即将来临带给人压迫的感觉,也暗示着周宅内部封建压迫带给人的烦躁不安,阴沉而不得呼吸的束缚感,让人恨不能在这阴郁的天上撕开一个口子,夺得些许风和光明;同时也预示着这燥热的夏天与另一种未知的东西带来的窒息,非得以一场雷雨、一场毁灭来终结。
影片自 1984 年问世以来,一直被认为是《雷雨》改编的经典。孙道临导演的电影运用自身优势对原话剧剧本进行了一些改变。不论是情节方面的重组与改编,还是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包括语言、动作、镜头的设置),或是音乐等方面,都有着出于表达剧情与主题思想的需要做出的创新。
举报/反馈
标签: 雷雨 话剧 电影 剧本 导演 全片 给人 画幅 场景 结局 雷雨 剧本与孙道临版电影 雷雨 改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