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剧本不被看好拉不到投资,导演咬牙贷款1200万,拍出国产剧的经典

作者:雕龙文库
左侧宽880
左侧宽880

原标题:剧本不被看好拉不到投资,导演咬牙贷款1200万,拍出国产剧的经典

如果要选一个从不拍摄烂片的导演,郑晓龙一定榜上有名。

携手产后复出强势回归银幕的赵丽颖,《幸福到万家》之前发布的预告引起了一波强势关注。

在中国电视剧史的发展进程上,《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金婚》《甄嬛传》这几部个个都是响当当的名字。

就像正午阳光是国剧良心一样,郑晓龙则是经典电视剧的制造机。何曾想,在电视剧领域的探路过程中,他也经历过因剧本不被看好差点倾家荡产的时刻。

开荒做电视

在进入电视剧领域之前,郑晓龙其实只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农村部的一名普通记者。

而且当时的特殊年代下,他干了件被很多人看来是特别疯狂的一件事,那就是丢掉现成的铁饭碗,趁着高考制度的开放考入北大求学。

大学期间,他学的就是中文专业,还发表过不少小说和电影剧本。冥冥中,命运的每一次安排都为今后的人生埋下了伏笔。

从时代背景来说,郑晓龙比同龄人多走了不少弯路才找准了职业方向。

可他又很幸运,在大学毕业重回原单位入职后,赶上了国内刚盛行电视剧的风潮,进入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成为地方台电视剧制作的中坚力量。

彼时的观众刚刚领会电视剧的乐趣,正好是开拓市场的关键口。

不管是输出还是接受方,所有人都处于新奇且茫然的阶段,而这也是最让人得到急速成长,发挥才华的大好机会。

这样的刺激下,郑晓龙和一帮寻求机会的作家吃着饺子就聊出了《渴望》剧本原型。

这部写活了普通人命运的电视剧一经播出就受到全民追捧,是一代人独特的时代情怀。

靠植入广告存活

当年的电视剧行业开拓者,或多或少都会面临着一个现实问题,该怎么盈利?

改革开放的大潮推动着电视剧的发展,但创作不再是依靠国营单位的背景好肆意生长的环境,都得一边考虑怎么受到观众欢迎,一边解决吃饭问题。

1991年,在策划制作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编辑部的故事》时,就曾遭遇严重的资金困难,几乎导致电视剧腰斩。

或许是当年的审查机制也在同步探索中推行,所以试探中电视剧出现了第一次广告植入。

介乎于角色个性安排了一款矿泉水壶的广告,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厂家就这么挽救了一个电视剧史上的经典作品。

根正苗红的年代,还不能用直白的语言表述,剧情中爱贪小便宜的人物神神秘秘告诫办公室同事,这个是专门喝矿泉水的,但少喝,喝多了打嗝。

融入得合情合理,毫无突兀感,比现在的水准不知道高出了多少个段位。

可见艺术创作贵在创新,并非单纯指向内容,对形式、制作方向都有要求。

在生活和人性的点子上创造佳作

走到现在,如果说《甄嬛传》是古装电视剧的天花板应该没有多少人会反对。

有意思的是,在皇上陈建斌参加综艺节目时,曾意外透露当年他们拍摄此片时,质疑过这个电视剧到底能不能行。

最后的结果应该是极大超出了预期的惊喜。

其实不管古装还是现代,郑晓龙之所以能拍一部成一部,是他对于题材的把控踩在了生活和人性的点子上。

成就了他事业至高点的《北京人在纽约》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中国首部涉外题材电视剧,在立项初期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艰难。大环境背景下,几乎没有人认为这个剧本会成功。

别说广告,可以说初期连一笔投资都拉不到。

还是靠着郑晓龙父亲的面子,去三九胃泰药厂拉来了第一笔启动资金50万元,随后剧组拿固定资产找银行抵押又贷款到150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1200万,这才有了能前往海外拍摄的资本。

不同于现在动辄大笔投钱的影视公司、金主爸爸,当年郑晓龙的剧组就像是创业初期的草根阶层一样,什么都要省,什么都得小心,就连选角都要再三把关是否贴近剧本,贴合生活实际。

意义绝非仅限于前前后后投入的1千多万人民币,电视剧出了一点疏漏都将导致全体人万劫不复,甚至会影响整个电视剧行业的发展。

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巨大压力下,郑晓龙不负众望地交出了一部影视界至今无法撼动其地位的佳作。

有人或许会纳闷,为什么郑晓龙老出经典题材。原因其实很简单,考虑市场,顺应时代发展,但始终要坚持为观众创作深入生活,深入人性的作品。

这样才会引发共鸣,诞生之时即留名于时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标签: 电视剧 出了 剧本 不被 当年 中国 经典 广告 题材 初期 原创剧本不被看好拉不到投资 导演咬牙贷款1200万 拍出国产剧的经典

左侧宽880
左侧宽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