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
Special Focus:
建党百年系列专题Ⅰ
CCP Centennial SeriesⅠ
20世纪中国电影变革发展的旗手和主将
——论夏衍为中国电影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
内容摘要:夏衍是我国杰出的电影艺术家,他在中国电影界有四重身份,即电影事业家、电影剧作家、电影评论家和电影翻译家,他在这四个方面都有不同凡响的建树,都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是20世纪中国电影变革发展的旗手和主将。为此,若要正确认识和深入了解夏衍为中国电影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则应该从这四个方面入手,对他的建树和成就进行总结与论析。同时,夏衍的成就和贡献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20世纪中国 电影变革发展的历程。
关键词:夏衍;左翼电影;左联
作 者:周斌
复旦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
2024年恰逢夏衍先生诞辰120周年,作为中国进步电影的主要奠基者和开拓者、新中国人民电影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他为中国电影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理应记载于中国电影的史册上,并为后人传承和弘扬。
作为杰出的电影艺术家,夏衍在中国电影界有四重身份,即电影事业家、电影剧作家、电影评论家和电影翻译家。他在这四个方面都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是20世纪中国电影变革发展的旗手和主将。为此,若要正确认识和深入了解夏衍为中国电影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则应该从这四个方面入手,对他的建树和成就进行总结与论析。同时,夏衍的成就和贡献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20世纪中国电影变革发展的历程。
一、作为电影事业家的夏衍
作为电影事业家的夏衍,他从1932年正式进入电影界从事电影工作以后,曾先后在三个历史时期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在这三个历史时期所做的具体工作和取得的显著成绩大致如下:
(一)从1932年至1937年,夏衍为中国左翼进步电影的突围与勃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时,夏衍作为左联的主要筹备者之一,与鲁迅等人一起当选为执行委员,成为左联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与此同时,他又联合了其他进步戏剧团体组成了中国左翼剧团联盟(后改为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在左联左翼剧联等的领导下,左翼文化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对电影界也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
夏衍等人进入电影界,肩负着党的重托,把从事电影工作视为革命事业的需要,把发展左翼进步电影事业看作是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夏衍有很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阵地意识。为尽快占领电影阵地,他们主要从几方面展开工作:抓编剧权,写剧本;抓好进步电影队伍的组织建设;通过进步影评人掌握各个报刊的影评阵地,充分发挥电影评论的作用;把苏联等一些域外的进步电影理论和电影文学剧本翻译介绍到国内,以利于进步电影工作者扩大艺术视野,进一步提高思想艺术水平;努力开辟新的阵地,不断增强左翼进步电影的创作生产力量。
在夏衍担任组长的党的电影小组具体领导下,左翼进步电影在突围中勃兴,一大批适应时代需要、反映民众心声、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多样化的好影片从整体上改变了中国电影的面貌,其主要成就和贡献包括:一则,奠定了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这一传统在此后各个历史时期均有丰富和发展,并一直延续至今。二则,组建和培养了一支有理想信念、掌握了电影艺术规律、具有很强战斗力的电影创作、制作和评论队伍,这支队伍不仅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国产进步电影创作生产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且许多人还成为新中国电影界的骨干力量,为新中国人民电影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三则,为中国电影史留下了一批高质量的精品佳作,这些作品不仅大大提升了中国电影的艺术质量和美学品位,而且也为后来者提供了许多学习借鉴的对象,并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从1949年至1965年,夏衍为新中国人民电影事业的创建与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这一历史时期,夏衍为新中国人民电影事业的创建与国产电影创作的繁荣发展所作的巨大贡献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1949年5月至1955年7月为第一阶段。夏衍领导创建了上海电影制片厂,使之成为新中国人民电影事业的重要创作生产基地,关心上影厂的队伍建设,指导其中各项工作。同时,他主张切实抓好电影剧本的创作改编,为上海电影制片厂及各个私营电影公司提供符合新时代需要的电影剧本,并培养了一批新的电影编剧。对上海电影的转型发展,夏衍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策略,并采取了许多平稳过渡的措施。再者,他支持创办《大众电影》(半月刊)杂志,并担任编委会主任。
1955年7月至1965年4月为第二阶段。夏衍在领导工作中:遵循电影艺术的创作生产规律,正确处理政治与艺术的关系,既重视影片的思想性,也重视影片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提倡电影创作的题材、类型、样式、风格的多样化,反对创作中的单调划一、千篇一律;倡导艺术创新,支持艺术创新;组织评审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并支持创办《大众电影》百花奖等;重视电影教育和人才培养,亲自到北京电影学院讲课。
●●●夏衍(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从1978年至1994年,夏衍为新时期中国电影事业的变革与拓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夏衍于1978年复出,担任了对外友协副会长和文化部顾问。1979年10月在第四次文代会上当选为中国文联副主席,同时在第三次影代会上当选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并连任两届主席。复出后其对电影界的杰出贡献具体包括:积极倡导解放思想,多次提出对电影创作生产的体制进行大胆改革;关注电影创作和电影产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并及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关心中青年电影工作者,大力支持和不断扶持其电影创作;认真回顾和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给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支持创办中国电影金鸡奖,担任评委会名誉主任委员。
二、作为电影剧作家的夏衍
作为电影剧作家的夏衍,在各个历史时期曾先后创作改编了23部电影剧本,这些剧本均被拍摄成故事片,上映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这些剧本主要是在以下两个历史时期创作改编的,其成就和影响也各具特点:
(一)1932年至1948年夏衍创作、改编了15部电影剧本,为20世纪30年代左翼进步电影的勃兴和20世纪40年代香港现实主义电影的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
1932年至1936年为第一阶段。当夏衍等人进入明星公司担任编剧顾问后,首先为明星公司各位导演创作了较为完整的电影剧本以供其拍摄使用。这些电影剧本相继公开发表在一些电影刊物上,因据此拍摄的影片产生了很大影响,剧本得到了重视,并成为后来者学习借鉴的范例和样板。同时,这些电影剧本从各个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并通过不同题材内容的叙述和人物命运的描绘,不仅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揭露和抨击了社会黑暗,而且表现了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塑造了众多各类人物的艺术形象,从而为左翼进步电影文学的创作发展和左翼进步电影的创作拍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据此拍摄的影片则为左翼进步电影的突围和勃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1939年至1949年为第二阶段。在这一历史阶段,夏衍共创作、改编了3部电影剧本,暨《白云故乡》(1939)《恋爱之道》(1949)《风雨江南》(1949),并将其提供给香港大地影业公司、南群影业公司拍摄成了故事片,从而促进了该时期香港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繁荣发展。
(二)1950年至1963年夏衍创作、改编了8部电影剧本,为新中国电影创作的繁荣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
夏衍在这一时期的电影剧本以改编为主。他在改编时既充分尊重原著,保持原著的精华,又能根据电影艺术的规律对原著进行一些必要的增删,使之符合电影拍摄的要求和电影艺术表现的需要。同时,也融入了自己对原著故事、人物和主旨的理解、认识与感悟。为此,他的电影改编是一种创新性的艺术转换,是在原著基础上的一种创造性发展,这些改编剧本已成为电影改编的典范之作。
●●●影片剧照(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作为电影评论家的夏衍
作为电影评论家的夏衍,在各个历史时期曾发表了许多电影批评文章和讲话,同时在电影批评理论、电影剧作理论和电影改编理论等方面也颇有建树。《夏衍全集·电影评论卷》上、下卷总计收录文章250余篇。这些文章内容丰富,形式各异,或从宏观上对各种电影现象进行论析,或从微观上对各类影片及其创作者进行具体评析,或提出创作生产的策略与意见,或对某一历史阶段的电影发展情况进行回顾和总结,或对一些不良倾向进行批评,或对一些理论问题或创作技巧进行探讨。从总体上来看,可以分为电影批评和电影理论两大类。
(一)电影批评:注重审美判断,力求倾向性和科学性的有机统一
夏衍在长期的电影批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批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则,夏衍的多数影评是建立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之上,并把这种感受具体、生动地描述出来,使之与理性分析判断融为一体,成为批评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使其电影批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切中肯綮,具有说服力。二则,倾向性和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夏衍在进行电影批评时,首先关注影片的真实性,同时,重视影片的社会功利价值,以此作为衡量影片成功与否的两个重要标准。另外,他主张批评应该从客观实际出发,确实做到好处说好、坏处说坏、全面衡量、评判公允。三则,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夏衍既能注重从史的角度对艺术家的创作及其作品与整个电影创作发展趋向的关系进行阐述,又能深入细致地对其思想艺术特色作出分析,既注意面的考察,也注意点的剖析,并在微观鉴赏中贯穿着宏观研究的指导线索。
(二)电影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具有民族文化特色
长期以来,夏衍在电影理论建构方面也有不少成就和贡献,由于其理论探讨既能与电影创作的实践经验相结合,也能与中国传统文艺的美学经验相结合,故使其理论建构凸显出了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其电影理论的建构包括了电影批评理论的建构、电影剧作理论的建构和电影改编理论的建构三个方面。夏衍对电影批评的机能、原则、方法,以及影评人的素质和修养、影评人与创作者、影评人与观众的关系等,都作过认真而深入的思考,同时能够把剧本创作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探讨有机结合起来,还在电影改编的艺术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出将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搬上银幕的一些特殊规律,并借鉴、参考国外电影改编的经验教训和理论原则。
四、作为电影翻译家的夏衍
夏衍的电影翻译工作主要集中在20世纪30年代,而且翻译的电影著作、剧本和文章从数量上来说也不是很多。但是,他所翻译的这些著作、剧本和文章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且其影响也较为久远。
首先,夏衍与郑伯奇于1932年合作译介了苏联著名电影艺术家普多夫金的《电影导演论·电影脚本论》,其译文于1932年7月起在《晨报<每日电影>》连载,并于1933年由《晨报》报社出版了单行本。这是中国第一本以译著形式而不是以编译形式出版的电影理论专著,也是国内译介的第一本苏联电影理论专著,它对左翼进步电影的创作和中国电影理论的建设,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其次,夏衍及时翻译介绍了苏联电影剧本《生路》(原名《人生之路》)。1933年2月16日,苏联影片《生路》在上海公映,受到了左翼电影工作者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另外,夏衍还翻译了美国电影导演人协会主席金·维多的文章《美国电影导演的统一战线》,刊发在《电影·戏剧》杂志1936年10月第1卷第1期,署名韦春亩。作者在文章里阐述了成立该协会的目的和宗旨,主要是为了保护电影导演的经济待遇和创作权利不受侵犯。
夏衍电影学术研讨会
暨夏衍诞辰120周年、上海市文联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
请点击页面左下角 阅读原文,即可进入中国知网相关界面浏览获取全文。
版权:《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编辑部
来源:《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2024年第1期
编辑:胡玉清
审核:刘海波
黄望莉
乐 天
公众号
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杂志公众微信号
更多精彩内容等您共享
主办单位:上海大学
杂志刊号:ISSN 2096-7322 CN 31-2171/J9
编辑部电话:021-66136703
编辑部邮箱:dyllyy@yeah.net
编辑部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南陈路333号(上海大学东区)3号楼208室
标签: 电影 夏衍 左翼 中国电影 电影剧本 理论 艺术 批评 事业 电影界 电影理论研究 中英文 20世纪中国电影变革发展的旗手和主将——论夏衍为中国电影发展作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