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剧本出版后,很多西游记迷来跟我说对剧本的印象和感受,很高兴大家能这么认真地阅读。今天,我就来发一下一位网名为“西楼”的朋友发来的读后感。其他看了剧本的朋友有什么想法,也都可以写给我,希望这套剧本能让大家充分感受到文字之美。
初读《西游记》剧本两节有感
西楼
我选了两节先“一读为快”,发现确实如王老师所说,拍出的电视剧和剧本差别还比较大。
比如猴子压在五行山下,观音菩萨寻取经人之前路过,与猴子的对话。剧本中设计了两位牧童,而拍摄时只有一位。
剧本中菩萨告知悟空“特留残步前来看你”“天下自有救你之人,却不是我”,之后还透露了取经人的信息。而电视剧选择菩萨点到为止,告知悟空自有人来救他后,便选择留白。这是非常好的镜头语言,留白远比把话说尽手法更高妙。
还有,剧本中是菩萨一人去寻取经人,电视剧中是菩萨带着侍者幻化的小僧同去,俩人搭戏,眼神和肢体语言胜过口语。
另,电视剧中菩萨赋予袈裟的销售文案,也比剧本里更简洁精彩,摘原文如下“这袈裟是冰蚕抽丝,仙娥织就,上有各种宝物。穿我袈裟不入沉沦,不堕地狱,坐有万乘朝礼,动有七佛随身。”以及总结的大乘佛教的优点也简明扼要,同时兼顾内容全面和文字对仗之美,剧中原文:“你那小乘教法,只可混俗和光,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渡难人脱苦,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
剧本中江流儿从婴儿直接过度到法明长老拿出血书给成年的玄奘,而电视剧加了法明长老耐心教授幼年江流儿,以及童年江流儿以柴换鱼并放生的温情场面。电视剧用几个镜头语言,让江流儿的成长经历更完善,以及几乎可以让观众对于他的性格底色在心中得出结论。
电视剧和已然完善的剧本之间还有不少区别,说明什么呢?说明剧组精益求精,直到拍摄的那一刻,仍在力求完美;也说明两位编剧尊重杨洁导演,同意自己的剧本被一再修改。我想,这都是非常非常难得的,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艺术至上。杨导的古典文学功底极其深厚,说她是被导演耽搁的剧作家也不夸张吧。
当然,剧本本身写得非常美,画面感十足,如果没看过电视剧的人来阅读,一样能脑补出特别生动的一幅幅画面和完整的故事。同时,也可以欣赏到不同于电视剧角度的语言文字之美,三位老师的古典文学功底和戏剧文学功底,现在应该很难有人能望其项背。
剧本有剧本的诠释方式,电视剧也有其独特的展现手法,两者关系是互补和互相成就,对于西游迷,一定是非常重要的补充材料。西游迷们快入手吧,绝对值得收藏!
再次向剧组所有人致敬!
标签: 西游记 西游记剧本 电视剧西游记 古典文学 戏剧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