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剧本杀悄然兴起,是学科培训的“马甲”吗?

作者:雕龙文库
左侧宽880
左侧宽880

近日,一种新兴的儿童教育娱乐方式——儿童剧本杀进入大众视线。有媒体报道,随着双减政策的施行,许多教育培训机构和老师纷纷转型进入了儿童剧本杀领域。北京一家儿童剧本杀品牌发行方负责人就表示,目前合作的线下剧本杀馆中,有七八成是教培机构及教培从业者转型而来的。

另据介绍,儿童剧本杀的运营逻辑、教育目标、交付服务等方式都和教育行业类似,只不过产品和方式不同。那么,儿童剧本杀可以成为教培行业转型的新赛道吗?怎样才能实现行业发展和儿童需求的双赢呢?北京交通广播《1039新闻早报》节目特邀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储朝晖、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 陈苗苗和您一起探讨。

儿童剧本杀

学科培训的新马甲?

剧本杀作为一种沉浸式的交流互动游戏,其活动形式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关键看剧本的内容和开展方式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的要求。对于成年人来说,有的人可以从中休闲放松,有的人可以借此开展社交、维护人际关系。对于儿童来说,剧本杀也可以是开展素质教育尤其是实践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

目前,儿童剧本杀的流量阵地主要集中在抖音和小红书。在大多数儿童剧本杀品牌推广中,他们多强调该产业轻资产、低门槛,收入高,不仅可以作为教培机构的消课方式,也可以作为线下儿童书店增强顾客体验的手段。

(图片引自网络)

有人担心儿童剧本杀会不会演变成新的学科培训进而引发新的教育焦虑,对此,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不能因为有一两个教培品牌转行儿童剧本杀,就以偏概全的认为都在挂羊头卖狗肉,要有实际的调查才能得出全面的结论:

储朝晖:

首先,对这种现象我认为不能够看到一两个案例,就认为这可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上要有大量的实证的依据。是不是有这种情况呢?可能有。但是它的面多大,数量多大,还要依据实际的情况来做判定,不能够夸大。

第二个如果是真正有这样的转型的,那么事实上它是一个隐性的继续开展这种校外培训的,应该根据当地了解的情况对它进行规范。

理想的儿童剧本杀

应是怎样的?

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青年教育艺术研究所国内研究室主任陈苗苗表示,如果改头换面后干的依旧是学科培训,那是违规的,而如果真的是剧本杀,它应该是对儿童学习兴趣的一种素质教育的有益探索:

陈苗苗:

如果是理想的儿童剧本杀,首先它是适合儿童这种故事化场景化学习的,因为儿童它是具象化的思维,如果剧本杀里面设置了这种场景,它容易让孩子有一个强烈的代入感,然后容易进入到一个很有兴趣的状态里面。

其次,如果是理想的剧本杀,它会设置很多这种推理、判断、归纳、分析等等这些思维活动,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使他们的这种学习或者他们的探索,这种素质教育不是被动化的,而是主动化的。

这是剧本杀,就是按照我们家长,按照我们儿童他所想象的,真正为儿童发展,然后促进儿童创新思维的理想状态。我们想象中希望它是对儿童的素质教育有一定的正向的作用。

儿童剧本杀

目前存在哪些问题?

如今,儿童剧本杀正在迅速蹿红,并大有成为行业新增长点之势,各方资本也是纷纷入局。在这种情况下,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陈苗苗表示,作为新兴事物,儿童剧本杀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商业化过快造成门槛过低,如不及时纠正将会伤害儿童的利益:

陈苗苗:

现在在社交平台上,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宣传儿童剧本杀的内容,会讲这是一个暴利,单篇营收多少万,这个其实就相当于是有资本也杀入里面来了。

一方面是教培对转型的需求,一方面也可能是成人剧本杀市场下沉式的探索,二者一结合就容易形成一个更加让大家担忧的过于商业化的板块,就容易生出一种非常大的担忧,就是会不会更加的低门槛。

因为大家会觉得如果是高额的利润,就会让很多无教育的经验者也入局,就会带来更严重的三个隐患。

第一个是剧本的质量到底怎么样,因为任何一个儿童行业它都是内容为王,如果儿童剧本杀的内容并没有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比如说有的就干脆套用成人剧本杀粗制滥造,就造成小年龄的看不懂,大一点的孩子觉得很无聊,那就容易导致家长太不满意,会认为这是不是在骗家长的腰包。

第二个就是这个行业确实目前鱼龙混杂,导致大家都觉得这是一片可以进入的市场,同质化就特别严重了,你抄我我抄你,很多剧本都是抄来抄去,很难做到版权的保护。即便有一些人特别想原创,想创新,但很容易也被复制。

第三就是入局的市场主体很多,有教培,还有景区,还有地产商,还有咖啡店,还有书店,而各自入局的目的是不一样的,有的确实有创业情怀,但有的也确实急功近利,导致师资不过关和整个流程不过关,这其实对儿童和家庭的利益都是有损害的。

今年7月,文旅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的通知》,在内容管理方面,规定剧本脚本名称、作者、简介、适龄范围等信息,都要向经营场所所在地的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备案。对于面向儿童的剧本杀,这一程序不仅不能少,还应尽可能地保障及时、真实、详细。

如何实现行业发展

和儿童需求的双赢?

那么,儿童剧本杀的从业者该怎么做才能实现行业发展和儿童需求的双赢呢?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陈苗苗认为,作为新赛道,儿童剧本杀确实为多行业提供了差异化跨界发展的思路,但如果过度商业化,缺乏监管,会过早熄火。因此,要想发展,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陈苗苗:

第一个要注意的问题就是要建设一个内容合规的管理机制,因为首先要解决的是剧本内容资源的问题,高质量的剧本才能够满足儿童的发展需求。但这种高质量的剧本对知识对素质教育的准确理解等各方面就会有很高的要求。那要了解这个行业的特点,就要建立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内容合规的管理机制,才能够兼具寓教于乐的素质教育的要求,满足家长和儿童对剧本杀这种现实的需要。

第二个就是儿童剧本杀要能够经受住行业监管的审视,它要有一个非常好的从业道德。儿童剧本杀的从业者要考虑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要把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放在首位,而不能仅仅是把商业化放在首位,毕竟大家从事的是一个儿童的产业,儿童放在首位,这样才会让这个产业真正能走上健康发展的有序的轨道。

第三个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够挂羊头卖狗肉,表面上进行剧本杀,实则是变相的为学科培训打掩护。因为我们知道,目前儿童剧本杀产业属于萌芽阶段,如果披着马甲暗地里行学科培训之实,不仅会受到监管部门的惩处,也容易影响这个赛道未来的发展。

所以还是要在剧本杀最初的这种理想的初心上下功夫,让它真正成为符合行业规范的,符合儿童利益的,也符合双减政策的新的赛道。

而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剧本杀和知识点结合是很难的,相关教培机构和从业人员可以考虑其他形式的转型,比单一剧本杀的发展空间会更大一些:

储朝晖:

从我的分析来说,要把这两个完全搅到一块,或者是说既要做剧本杀,又要带一点培训的性质,实际上是比较难的。因为除了少数机构,他说用这个名义转型,但是实际上他还在办培训机构,这种情况是明显违规的,把它融合起来是很难的,因为它涉及到一些内容的点,很难跟各个知识点融合起来,所以我觉得空间是比较小的。

从培训机构的转型和学生的成长发展来看,我认为还是应该根据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就是相关的机构要深入广泛的去调查当下的学生成长发展还有哪些需求。比方讲意志的增强,志向的确立,比方讲某一方面技能的锻炼,实际上这种方面还是很多的。根据这个再找到自己发展的方向,远远比这样简单的拉一个剧本杀来做一个单一的方式,可能空间更大。

教培机构和人员转型儿童剧本杀,不失为一条出路。但如果无视双减规定,套上儿童剧本杀的马甲,从事隐性变异的学科培训,将会在劫难逃。当然,新事物伴生新问题,我们也要理性看待儿童剧本杀,不能一叶障目、一味否定。只要监管部门监管到位,想来良性发展的儿童剧本杀行业也会迎来它应有的春天。

微信公众号|xinwenzaobao1039

您怎么看?

评论区聊聊吧

转发!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吧

内容来源:1039新闻早班车微信公众号  编辑孙刚

编辑:慧儿

标签: 剧本 儿童 内容 素质教育 行业 学科 苗苗 很难 方式 的是 这种剧本杀悄然兴起 是学科培训的 马甲

左侧宽880
左侧宽880